我國黑色金屬礦山尾礦產率達60%以上,有色金屬礦山尾礦產率更多可達90%以上。對于這么多的尾礦,必須進行妥善處理,而不能隨意丟棄。尾礦處理的方法絕大多數是將尾礦經過濃縮后,輸送至尾礦庫儲存。其中,尾礦濃縮主要有兩種:一種是綜合尾礦濃縮,另一種是分級尾礦濃縮。
綜合尾礦濃縮是將尾礦全部匯入同一尾礦流槽,然后自流給入尾礦濃縮池,濃縮后的底流尾礦送往尾礦庫,溢流水經澄清后滿足環水標準要求,經加壓返回主廠房循環使用,這是比較常用、比較簡單的濃縮流程。當為多座濃縮池時,濃縮池的底流濃度和溢流水質是相同的。這種濃縮流程的優點是當其中某個濃縮池檢修時,可將該濃縮池的給礦給入其他濃縮池,通常適用于選礦工藝比較簡單、尾礦漿易于濃縮和凈化的情況。
分級尾礦濃縮適用于階段磨礦、階段選別的選礦工藝,因為尾礦提前拋除的尾礦力度較粗,濃度較高,與最終尾礦性質有所差別,所以需要分別處理。分級尾礦的濃縮有兩種形式:一種是將粗、細粒級尾礦分別排入不同的濃縮池進行濃縮,濃縮后的礦漿進行混合后統一輸送至尾礦庫。另一種形式為粗粒級尾礦排向第二段尾礦濃縮池,細粒級尾礦排向第一段尾礦濃縮池,其底流再排向第二段濃縮池。
各種濃縮流程都是可行的,但有一定的適用條件,要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。
新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