銻礦選礦過程中,磨礦細度的目數選擇直接影響回收率和經濟效益。通常銻礦選礦的磨礦粒度控制在100目到325目之間,具體需根據礦石嵌布特性、礦物解離度及選礦工藝調整。例如輝銻礦因易過粉碎,常采用較粗粒度(100-200目);復雜伴生礦則需更細研磨(200-325目)確保礦物單體解離。
為什么目數選擇如此關鍵?磨礦過粗會導致有用礦物未充分解離,降低浮選回收率;過細則增加能耗并產生泥化現象。選廠常通過礦石可選性試驗確定最佳磨礦曲線,重點觀察-200目含量與銻品位的對應關系。某貴州銻礦將磨礦細度從180目提升至250目后,精礦品位提高2.3個百分點,但電耗增加15%,這需要綜合評估技術經濟指標。
實際操作中需動態調整分級機返砂比和球磨機鋼球配比。新型高頻振動篩的應用使粒度控制更精準,某企業采用多段分級工藝后,325目含量穩定在65%-70%區間。值得注意的是,銻氧粉制備要求更細的400-500目粒度,這時需配置超細磨設備。
隨著傳感器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的普及,實時粒度監測成為可能。云南某選礦廠安裝在線粒度分析儀后,磨礦細度合格率提升28%。但設備投資與維護成本需納入考量,中小型礦山更傾向采用傳統篩析法結合操作經驗進行調控。
最終確定目數時要平衡破碎成本與選別效果,重點關注原礦硬度、有用礦物嵌布粒度及后續選別設備特性。定期取樣檢測仍是確保粒度達標的核心手段,尤其在處理成分波動的氧化礦時,靈活調整磨礦參數能有效提升整體選礦效率。
新聞推薦